刘春宁:腾讯视频每周有效浏览时间排名第三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6月27日消息,2011年腾讯智慧广州站今日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洞悉心声 智领变革》,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透露,目前腾讯视频已经从一开始默默无闻的平台,逐渐变成有潜力的视频平台。
刘春宁透露,腾讯视频目前每周有效浏览时间高达10146万小时,仅次于优酷和PPTV,也是排第三位。
以腾讯智慧为导航,腾讯智慧峰会已经历时四年发展,成为全球精英汇聚、共商数字营销发展的智慧盛宴。腾讯科技对本次大会进行了直播。
以下是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演讲实录:
刘春宁:非常高兴在下午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一起分享腾讯视频在新媒体下的战略和想法,刚才陈菊红开场说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服务那么简单,而是人们24小时的东西、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当中的内容媒体,而且彻底地改变了几百年来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和对信息洞察方式。我们的产品、微博、平台、传统的网站门户,电子商务网站等等深刻的融入到所有人的生活当中,尤其是未来10、20年。我们更深入的说,互联网对所有行业都很重要。
我们希望做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广告主更好地和消费者接触。腾讯视频可以看到新的领域是视频识别,这反映出我们对视频未来的希望和机会,未来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毫无疑问要非常注重内容,这个是核心的价值。所以我们也不惜任何代价买到所有正版、有质量的内容,给用户提供最完美、最全、最舒服的体验。自由畅享,我们希望给用户提供深入的畅想,给用户消费需求,对用户有深入的把握,让用户有最好看的的东西。
下面请允许我一步一步的展开我们的理念。刚才我已经讲了,整个互联网平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影响了制造行业,通过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作为互联网新兴的媒体,影响的时间有很大的变化,2007年普通用户观看时间是3.7小时,时间在逐步的增加,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媒体,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习惯、所有人的价值、所有行业的布局。
另外一个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互联网的平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吃惊的数据值,网络视频已经进入到互联网运用当中的前三项,目前最火的是社交媒体,就像Facebook等等,还有一个是Email,第三个是在线视频,在线视频会成为一个新的媒体,是最有价值和未来性的新的互联网媒体。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精彩的案例,这个是非常精彩的反映出互联网视频作为一个崭新的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大家知道2008年11月加拿大音乐人泰勒的吉他被美联运输人员损坏了,他就在微博上面发布了这个消息,6号发布了这个消息,9号的时候,传统的CNS就坐不住了,很多电视台都在报道这个信息,一周这个信息就达到了3千万多,更有意思的是,通过视频播放之后,美联运输就开始要求和谈,它的股价开始线下跌,吉他的产业就很有名了。这个就证明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媒体,也反映出一个好的平台能够非常好的帮助企业。
在这样一个非常巨大的用户价值的平台里面,毫无疑问有商业的价值,有用户的时间就会产品巨大商业价值。
最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的数据视频,可以进一步证明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消费渠道,67%的用户几乎是在网上看电视剧、热播剧,31%的是去看电影院看电影。中国的用户有互联网的平台,无论是PC,还是iPad。
另外有一个是运用电视和在线视频,从方向上来说,报纸和杂志还没有消失,但是电视和互联网视频是一个天生的搭档,我们可以看到在下班之后的8:00到12:00之间,电视是高过互联网的,但是在上班的时间,互联网是高过电视的。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投了某一个电视剧,如果你投了视频的广告和电视的广告,是吸引了不同的用户。
刚才是行业的探讨,大量的文字是代表了什么?就是代表一个数,就是腾讯说过,从50亿的到100亿,我们会拿出5亿来做好的电视剧的投资。我们5年前就有这样一个产品,但是我们正式面向市场,我们要开始真正的有合作伙伴,企业主也要关注他的用户和内容。
我们用4.5亿投资了华谊兄弟,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决心,就是腾讯视频做一个在线的媒体,我们要决心进入主流的影视频道,和中国最领先的影视制作团队,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们都希望针对互联网,特别针对互联网的播放产品,针对PC、PV、iPad和手机来制作出更多的优质的内容,真正的开创互联网的价值链。
腾讯视频在过去的4个月里面多少改变了一些市场格局,在5月底的数据覆盖是1608万。
刚才有统计数据是1900多万,我们有几个值得我们骄傲的数据是就是人均的观看视频内容的时间是唯一一家超过1小时的。
另外我们每周的有效浏览时间,我们是高达10146万小时,这个数据我们是仅次于优酷和PPTV,也是排第三位。
信息来自腾讯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敬的看官您对刘春宁:腾讯视频每周有效浏览时间排名第三有什么看法呢?互联网品牌制作专家愿与您共同探讨!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加微信号oem365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11年腾讯智慧广州站:洞悉心声 智领变革 返 回 下一篇:刘曜对话袁晓懋范泉:企业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