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迅支付:欺诈问题将冲击中国网购市场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服务中心发布了《 2011 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网购已成为网络消费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预计 2011 年我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 7634.1 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网络交易整体信用度却不容乐观。来自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迅支付)风险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网购的欺诈已经进入到一个频发阶段,这将给高速发展的网购业带来很大冲击。
在电子商务交易条件日趋成熟和网民网购消费习惯逐步形成的环境下,在线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日常消费行为, 2010 年中国网民网络消费总量首次突破 10000 亿元人民币,全年增幅为 48.8% ,人均月度网络消费额达 206 元。到 2011 年,我国网络购物支出将突破网络消费总额的一半 (55.8%) ,预计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 7634.1 亿元。与此同期, 2011 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对网络信用体系整体满意度为 3.5 ,这其中最令网民消费者最担心的,正是不同形式的网络欺诈,乃至网上银行或其他资金账号被盗等涉及个人财产安全的问题。
网络欺诈问题伴随着网络购物的高速发展在近几年来日趋严重。网络欺诈的频发对在线购物市场的影响绝非只是停留于资金的损失。由于目前相关监管法规的缺失,许多消费者在被欺诈后往往无法找回损失,同时也没有机会真正认识到出现问题的环节,当他们对网络资金流转的信用体系或平台产生怀疑后通常就不会再发生主动网购或其他网上消费行为了。
环迅支付的有关负责人结合自身平台案例指出,目前发现许多不法分子通过购买、申请或劫持域名,再制作钓鱼网站并利用搜索工具发布低价广告,被低价广告的消费者点击进入此类网站后一旦产生了支付购买行为最终就难免财物两空,而不法分子在骗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后就会关闭网站。当消费者被欺诈后往往会将目光投在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上,认为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骗取了他们的资金。事实上在很多时候,第三方支付充当的只是一个资金流转的平台,它本身无法识别每家企业的合法性。正如一些储户在蒙受欺诈时会通过银行向不法分子汇款,但事后明白了,是不可能直接要求银行将资金退还给储户的。同样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环迅支付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协同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帮助受害者追索损失。
环迅支付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于今年获得了央行颁发的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它是国内唯一一家曾经同时获得 VISA 和 MasterCard 颁发“最佳风险控制奖”的支付企业。在面向持卡人的前端服务中,环迅支付设立了 7*24 客服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持卡用户在网上交易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或引导,同时也保证了一旦持卡人遭遇网络欺诈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在线支付的安全,环迅支付在多年前就成立了风险控制中心,并通过了国际 PCI-DSS CLASS 1 信用卡安全认证。目前,环迅支付已经构建了以风险控制中心为主体, A.N.T. 信用卡反欺诈系统、 NetScreen 硬件防火墙、 MD5 数字签名、 PCI-DSS 认证、 SSL 数字证书加密以及密码安全控件相结合的金融级的安全控制体系,以此确保通过环迅支付的每一笔在线支付均能够获得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随着网络购物模式的多元化和网店商家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同时肩负资金支付、流转、结算、分账等多重职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目前网络欺诈频繁的背景下,环迅支付也在极力打造一个兼容完善电子支付、支付信息安全及风险控制服务、供应链资金管理及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多功能平台。
上一篇: 阿里巴巴预测:今年三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17% 返 回 下一篇:openV立体化突围传统社交互动模式